FPV 無人機,又稱沉浸式無人機,透過機載鏡頭回傳影像,
搭配飛行眼鏡(Goggles)讓操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飛行。
其特點包括:
沉浸式體驗:飛手如同親身置於機艙,帶來強烈臨場感。
高度操控自由:以 Acro 全手動模式飛行,可完成高速穿越、俯衝、翻滾等高難度特技。
客製化與 DIY 組裝:零件可依需求選配,兼顧競速、花式飛行或遠距巡航。
應用廣泛:除競速與娛樂,亦常用於影視拍攝,捕捉狹窄環境或高速運動場景。
投彈式無人機能精準投擲炸彈、手榴彈等小型彈藥,主要應用在:
定點攻擊:打擊掩體、壕溝或建築內的敵方人員。
反裝甲作戰:由上方攻擊裝甲車頂部薄弱區域。
偵察與心理戰:同時進行高解析度偵察,對敵方造成壓力。
其技術重點包含酬載能力、精準定位、可靠投擲機構,以及低成本高效能的戰場部署。
自殺無人機兼具偵察與攻擊能力,能在空域中長時間滯空,發現目標後直接俯衝引爆。
特點包括:
巡飛與偵察:長時間盤旋,等待目標出現。
隱蔽與機動:體積小、噪音低,難以偵測。
高性價比:成本遠低於巡弋飛彈,可大量部署。
即時精準打擊:縮短偵察到攻擊的反應時間。
Switchblade(彈簧刀)無人機
重量 2.5 公斤,單兵可攜帶操作。
Switchblade 300 用於點殺輕裝甲與人員,Switchblade 600 則針對裝甲。
特點:便攜靈活、精準打擊、低成本「單兵空中狙擊手」。
結合EO/IR光學酬載、AI電腦、資料鏈、CRPA抗干擾天線、轉子引擎及高爆彈頭等,
具備遠程打擊、長滯空時間等特性,若偵獲敵方目標,即可以高角度俯衝攻擊方式,
撞向敵方艦艇雷達或甲板上高價值武器,使敵艦失去作戰能力。
中科院自主研發的四款「勁蜂」系列無人機深獲關注。值得注意的是,
中科院曾在上屆航太國防展展示「巡飛彈二型」,但為巡飛彈後繼機種的「勁蜂二型」,
卻不見前者狹長、渾圓彈體設計,而是更像「劍翔」反輻射無人機,
可俯衝攻擊敵軍艦,重創雷達或高價值裝備。
雷虎 × 中科院「Overkill」FPV 專案(圖片轉至網路)
以低成本 FPV 自殺機為核心,彌補劍翔的遠程與 Switchblade 的近程之間縫隙。
強調量產、模組化與群蜂作戰。
單價僅巡弋飛彈的百分之一,戰術定位為近距飽和打擊。
高可靠性無人機的組裝與維護,需依賴具備精準度、耐用性與合規性的工具。Snap-on 工具能在以下領域提供顯著效益:
扭力管控:
ControlTech 電子扭力板手(如 CTECH1FR240A、QDRIVER3)具可程式化功能,能紀錄數據與檢驗校期,符合航太級要求。
精密電子維修:
ESD 安全起子、鉗具(如 SGDE70ESD)避免靜電損傷,適用於感測器與板件。
快速結構拆裝:
工業級無線衝擊工具(如 CTR825DB)便攜、耐用,適合野外更換機殼件與緊固件。
工具管理與外勤部署:
All-Weather 工具箱與 Foam 插槽(如 KMC18AVTK),提升耐候性與序列化管理,支援戶外維修。
使用 Snap-on 能顯著提升「可稽核性、扭力控制、ESD 保護、工具管理與野外耐候性」,對追求無人機的航太/軍備級維修品質與合規性的團隊非常有幫助。從精密電子(起子、鉗)到結構鎖固(扭力板手、衝擊)與工具管理,皆可配合工具的記錄功能與序列化管理。高品質工具也能有效提升作業效率與避免技術失誤。